返回 最新 加書籤 排行榜 首頁

勒胡馬第三章、人生在世,譬若雲煙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祖納提出來,說朝廷可以趁着收復平陽,擒獲諸劉的機會,遣使前往河北去招降石勒。

    群臣聞言,不禁面面相覷,都覺得祖士言這所謂第二件大事,完全是異想天開嘛,難道他吃錯什麼藥了不成麼?祖逖臉上首先掛不大住——雖非同母,那終究是他哥啊——於是搶先問道:「尚書此言差矣,石勒亦罪在不赦,豈可招安哪?」

    祖納微微而笑,一字一頓地解釋說:「石勒故害諸王、公卿,然本附逆,且未弒天子……」司馬熾終究是劉曜逮的,劉聰殺的,就理論上來說,石勒比他們的罪要輕一等——「今天下喪亂已久,百姓哀號於野,兵士輾轉於道,城邑丘墟,倉廩成空而鼠雀死,田土荒蕪,野草滋蔓而狐兔喜……斯是中國歟?一如蠻疆也!

    「倘若朝廷頒赦,而石勒肯拱手而降,幡然改悔,復從王化,則戰亂可息,國家可安,民得逃死,士得釋兵,『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豈非善之上善麼?」

    他這話說得倒也並非無理,而且列席多為文臣,那誰樂意打仗啊?倘若真能就此平息戰亂,鑄劍為犁,共享太平,自然是好,但問題是——

    祖約乃插嘴道:「雖劉氏殄滅,朝廷頒詔,然石勒坐擁三州,雄兵十萬,野心素熾,又豈肯來朝啊?即便其暫藏禍心,願受招撫,亦不過虛與委蛇,以防王師征伐,而欲將戰和兩策操之己手而已。則彼仍為國家之大患,戰亂豈可止息哪?」

    祖納不但沒有反駁祖約,反倒點一點頭,說:「士少所言,我亦知之。然若石勒偽降,以謀積聚,難道朝廷便無須積聚麼?彼雖三州,而我十分天下已復其六,假以時日,國家益強,而羯賊益弱,又何所懼哉?

    「即便石勒不降,且將趁機僭位,朝廷也不防試招撫之。須知平陽既復,胡寇殄滅,則襄國群醜,聞訊豈不觳觫?一旦朝廷微露寬赦之意,則必有驚懼慚愧,肯歸王化者矣。」

    ——石勒不肯就撫又如何?要知道他手底下良莠不齊,多數不是原從班底,則未必人人都肯橫下一條心來,跟朝廷作對到底啊。只要咱們露出招安的意思來,必定就會有人動搖,搖擺,甚至於倒戈來降,由此也可削弱石勒之勢。

    梁芬首先明白了祖約的用意,不禁點頭:「尚書所言,確有其理。則朝廷往撫石勒,即彼不應,亦不為朝廷之恥,何樂而不為呢?」

    也不清楚司馬鄴究竟有沒有真明白祖納之言,既見梁芬首肯,繼而荀組、祖逖等也紛紛表示可以考慮此議,他便順水推舟地說:「既如此,如何招撫,遣何人往撫,尚書商議吧。」隨即又問祖納:「卿言第三件大事,又是何事哪?」

    祖納捧着笏板奏道:「既復平陽,復擒諸劉,裴大司馬之功莫大,則當如何酬賞,陛下不可不細忖啊。」

    群臣聞言,盡皆面面相覷,有些人的臉當場就拉下來了,有些人卻垂下腦袋,就此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既復平陽,誅逆討叛,幾立滅國之功,則對於裴該的賞賜自不能少,可是,又該賞他些什麼呢?論職,裴該為八公之一的大司馬,兼任大都督中外軍事,行台關中,已至人臣之極,那真是一步都升不上去了呀。

    要知道晉武帝建國,設置八公,即周之三公:太宰、太傅、太保,漢魏以來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再加上大司馬和大將軍。但這八公並不是並肩齊平,一般兒高的,遠在曹魏時代,大司馬和大將軍就位在三司之上。

    司馬師曾為曹魏的大將軍,同時其叔司馬孚擔任太尉,於是司馬師就奏請使大將軍位在太尉之下;等到晉朝建立,初沿此制,大將軍低於三司,但很快便又調至三司之上;其後琅琊王司馬伷任大將軍,因為他輩分較低,又次三司,待司馬伷薨逝後才恢復舊制。


    至於大司馬,初任八公,大司馬為石苞,位在三司之下;後由太尉、義陽王司馬望遷轉此職,就又調整了回來,大司馬仍舊高於三司。

    所以說在這個年代,雖然八公並不足額,但按制度,次序應該是:大司馬、大將軍、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按人頭算,次序則是:大司馬裴該、太尉荀組、司徒梁芬、司空劉琨。

    所以在官職上,裴該已經升無可升了呀!

    至於爵位,裴該是繼承了其祖裴秀、其父裴頠的鉅鹿郡公之爵,食邑三千戶,也達到了異姓爵的頂點。再高一步,那除非是封王了……

    群臣幾乎全都想到了同一句話,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是為:「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大殿之中,一時靜謐,呼吸可聞。

    荀崧不禁在心中大罵祖納——就你事兒多,還一說就是三件!關於裴該「功高不賞」的問題,他自然也早就想到了,正打算先於朝上不言,糊弄過去,待退朝後跟梁芬等人仔細商議,且在得到了輿論的普遍認同之後,再上奏天子不遲。誰想到祖納直接就在大殿之上,群臣面前,把這個棘手的問題給拋出來了……

    原本荀崧計劃着,有三套方案,或許可行。第一套方案是加九錫,不過此舉自王莽實行以來,次曹操、次司馬昭,間中還夾雜着一個孫權,乃成為權臣篡位,或者地方割據的前奏。荀崧打算多找點兒學者來研究,看看是不是能把九錫拆分開來,先賜裴該個一錫兩錫的,如此,或者不至於招惹物議吧。

    第二套方案,反正大將軍之位也還空缺着,不如就讓裴該兼了得了,就此身任二公,等於又邁進一步。然而漢代以外戚秉政,多加號大司馬大將軍——並非二職,實為一名——則如今再將此二職歸於一人,連綴而讀,也恐惹來擅權之譏,還得再仔細考慮考慮。

    第三套方案,是任命裴該為丞相。晉初本不置相國、丞相,其後升任此職者,不但都是同姓宗室,比方說趙王司馬倫、梁王司馬肜、成都王司馬穎、南陽王司馬保、琅琊王司馬睿,而且司馬倫、司馬穎、司馬保都是叛逆,司馬倫有附逆之嫌,曾一度被諡為「靈」,這職位的口采可實在不怎麼佳哪。

    至於封王,大干制度,荀崧膽子還沒有那麼大,壓根兒就不敢往那個方向去想。

    所以說荀景猷還在籌劃之中,祖納之言,直接就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他不禁將目光移向梁芬,但梁司徒卻低垂着頭,眼觀鼻,鼻觀心,也不知道是在仔細思索呢,還是故意逃避問題。

    群臣良久不言,司馬鄴也終於明白過味兒來了,於是注目祖納,問道:「應當如何賞賜裴大司馬,祖尚書可有建言否?」既然問題是你提出來的,那你怎麼着也該有所考量吧。

    祖納不動聲色地回答道:「在臣拙見,可依前例。」

    「哦,不知有何前例可循哪?」

    「曩昔武皇帝宣命伐吳,以賈魯公(賈充)為使持節、假黃鉞、大都督,總統六師。建康既克,孫晧銜璧,乃賜魯公帛八千匹,增邑八千戶,其從孫賈暢、賈蓋皆封亭侯,其餘同族封侯者,亦皆加增食邑……」

    司馬鄴聞言大喜:「卿言是也,此例可循!」

    



第三章、人生在世,譬若雲煙  
  洗烽錄  殷墟  龍戰野  漢魏文魁  三國外志    開局一個大天使  大唐官  科技圖書館  明王首輔  重生之時代先鋒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搜"勒胡馬"
360搜"勒胡馬"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