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新 加書籤 排行榜 首頁

抗戰之三生傳奇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題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拿着兩個煮雞蛋,看着趙大爺和趙大娘離去,沈宸搖了搖頭,不太明白趙大娘神情變化的原因所在。書神屋 m.shushenwu.com

    好吧,不用多想,先把雞蛋吃了再說。

    沈宸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眼前有路就走,不用考慮長遠。

    因為現在的大梅,只可能是他真正人生的一小段,就象附身楚嬌,在淞滬戰場血戰一樣。

    走到街上,沈宸發現柳村真是熱鬧起來,比他很久之前來的時候的冷清判若兩樣。

    八戰軍戰士們掃街、除土、擔水、背柴,正忙活着。街上的糞便、爛柴草,都收拾打掃乾淨,幾個戰士手提洋鐵小桶在牆上寫標語,貼告示。

    村中的場院裏,一些士兵在搭戲台、掛幕布,一個個笑得暢快,說得歡實。

    沈宸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也懶得伸手幹活兒。回到住處,坐在炕桌前,用新弄來的小銼刀開始細修子彈。

    對他來說,什麼宣傳、動員、文藝表演等等,都沒有興趣,也沒什麼影響。與其花費那些時間,倒不如多做準備,在下一次的戰鬥中多幹掉幾個鬼子。

    儘管沈宸不在乎生死,可也不意味着他會主動找死。而在戰亂的年代,有時候連一個錯誤都不能犯,因為犯一次就會送命。

    紅燈可以再等,但是生命不能重來。有的錯誤就象紅燈一樣,不能亂闖,要不然的結果就是致命的。

    同樣,在危險的環境中能夠生存,機敏是一方面,自身的能力,充分的準備,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素。

    你不知道何時遇到攻擊,必須具有防範或反擊的力量和技巧,必須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應,一點也耽擱不得。

    對於沈宸來說,真正的敵人現在就是他自己。

    他的實力已經到那裏了,只要自己謹慎小心,不出錯,並且發揮好,就沒有人能打敗他。

    當然,沈宸只是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從自己只是普通一兵的角度想問題,做事情。

    而對於八路軍的鄭團來說,卻是不一樣的。沈宸也認為鄭團經此戰鬥,能夠得出很有益的結論,掌握更有利的作戰方式。

    比如在作戰中,巷戰便被證明是在敵我重火力相差懸殊之下,一種行之有效的戰術。

    雖然對於攻守雙方來說,巷戰都是一場殘酷的消耗戰,但對於人數佔優、重火力偏弱的八路軍來說,卻不失為是一種好辦法。

    要知道,在那場付出巨大犧牲的民族解放戰爭中,中國*軍人在戰鬥中往往是以一比三,一比五,一比十的比例與日本鬼子死磕,詮釋着一寸江山一寸血的信念。

    而且,連續取得勝利,也是值得歡欣鼓舞的,儘管對於全國來說,並不算起眼,也無法從根本上扭轉抗日大局,可意義卻並不一般。

    因為,從日本人頑固透頂的本性來看,局部的小勝利無法改變最後的結果,除非讓鬼子吃上原子彈,再來幾架遠程轟炸機,也許能改變歷史。

    否則,即便是美式裝備,面對日本人的頑強,也要打得艱苦異常。

    最後的結局可能無法改變,但多消滅鬼子,使更多的老百姓擺脫鬼子的殘酷統治,難道說沒有意義?


    而沈宸除了殺敵,對其他事情都不積極,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什麼中日兩國一衣帶水、世代友好的陳詞濫調。

    他的觀點是:中日之間過去沒有過友好,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違背事實提出中日友好的虛幻概念,只能是誤國誤民。

    說什麼「中日戰爭,不但大大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利益,也大大損害了日本人民的利益。所以,兩國人民都是受害者。日本人民應該團結起來,推翻帝國主義***政府」。

    沈宸聽過政工人員對佐佐木的類似宣傳,雖然沒當場表示什麼,可卻在心裏對此深惡痛絕。

    如果這場戰爭只是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利益,而沒有損害日本人民的利益,甚至還使得日本人民獲得了極大好處的話。那麼日本人民是不是就不用推翻*******政府,還要積極投身於侵略戰爭中去?

    如果日本政府把從中國掠奪的財富公平地分到了日本人民的話,那麼日本人民擁護這場戰爭就是應該的了?

    至於少數的所謂「反戰人士」,那才幾個人?!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哪個國家都會出膽小鬼、反政府者,關鍵是要看清楚哪部分是主流。

    換句話說,如果中日戰爭,日本只損失軍隊,而中國除了損失軍隊還損失大量平民的話,戰爭的平衡必然偏向日本一方。

    即使日本投降了,他們的重建工作也將比中國更迅速。因為,他們的損失比中國小得多。

    為了扳回這個平衡,中國人必須盡全力殺死一切能見到的日本人。

    年老的日本人過去侵略過中國,年幼的日本人將來長大了會侵略中國,日本女人會給日本孕育下一代侵略分子,因此他們都是中國的敵人。

    所以,沈宸認為不必為對老幼婦孺下手覺得不忍心、不仗義。殺死每一個日本人都是在為抗日戰爭做貢獻,都是在延緩甚至阻止日本戰後的重建。

    至於什麼從唐朝起,中日兩國就有交往,歷史悠久之類的觀點。沈宸也覺得理解有問題,本質根本不是這樣。

    什麼遣唐使,根本也脫離不開日本人的本性。

    中國強盛時,日本人是中國人的門生,中國人奉日本人為上賓;中國衰弱時,中國人卻淪為日本人的刀下鬼。

    而且,日本對中國的狼子野心早在盛唐時即已顯露無疑,白江口之戰不就是和小日本打的?」

    日本在唐代對中國的尊重,不過是他們崇拜強權的特性的表現。

    當時的日本尚處於近乎蒙昧的時代,無論在文化技術和國力上都遠遠落後於大唐。

    於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製造工藝、建築美術、典章制度等等。並仿照中文草書偏旁等而造成日文,使日本開始走出原始時代,完成所謂大化革新。

    也就是說,日本人的向唐朝稱臣的目的,無非是要同過引進文化來改善他們蒙昧落後的狀態。

    同樣的,二戰後,日本對美國千依百順,連天皇也每天早晨起來就去給麥克阿瑟鞠躬行禮,獲得美國的信任,以從中國和亞洲掠得的財富購買設備和獲取先進的技術,如汽車、電器、半導體等。

    一旦感到羽翼豐滿,就又開始看不起美國人,把美國的工程技術和管理水平說得一無是處,《日本敢於說不》就是一個例子。

    由此可見,說中日的友好歷史完全是違背事實的。

    儘管持這種說法的中國人的唯一根據,是唐代日本留學生與一些中國學者的密切交往。

    但他們沒有看到,這種交往是由中國向日本單方向的文化和技術輸出,日本留學生對其中國導師的尊重根本不能作為日本對中國友好的證明,只能



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題  
    墨唐  明王首輔  獨步逍遙  都市之兵王歸來  萬域封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搜"抗戰之三生傳奇"
360搜"抗戰之三生傳奇"
語言選擇